臨床醫用顯示器性能好壞的判別方法

醫用顯示器與普通顯示器有區別,醫用顯示器要求的是“精確”,而民用顯示器要求的是清楚。醫生需要清晰、精確的辨認顯示圖像,如果稍有差錯,就會影響到醫生的診斷,造成誤診,輕則耽誤病人的治療效果,重則導致不可挽回的醫療事故。
顯示器分液晶顯示器(LCD)和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兩種,臨床上大部分采用的是液晶顯示器,它是一種采用了液晶控制光度技術來實現成像的顯示器。和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相比,lcd液晶顯示器的優點有:它通過控制是否透光來調整亮和暗,當色彩不變時,液晶也保持不變,這樣就無須考慮刷新率的問題。對于畫面穩定、無閃爍感的液晶顯示器,刷新率不高但圖像很穩定。LCD液晶顯示器通過液晶控制透光度的技術原理讓底板整體發光,所以它做到了真正的完全平面。一些高檔的數字LCD液晶顯示器采用了數字方式傳輸數據、顯示圖像,這樣就不會產生由于顯卡造成的色彩偏差或損失。完全沒有輻射,即使長時間觀看LCD液晶顯示器也不會對眼睛造成很大傷害。體積小、能耗低也是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無法比擬的,一般一臺15寸LCD液晶顯示器的耗電量也就相當于17寸純平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的三分之一。目前LCD液晶顯示器與陰極射線管CRT相比圖像質量仍不夠完善,其色彩表現和飽和度在不同程度上不如傳統CRT顯示器,而且液晶顯示器的響應時間也比CRT顯示器長。
醫用液晶顯示器與普通顯示器有何區別:
隨著PACS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普及,以及各種數字影像設備如DR、CR、多排CT、3D圖像等飛速發展,醫用顯示器的選購配置成了醫院和商家關注的焦點,由于醫用顯示器在數字系統中,是醫學影像的終端顯示界面,它承載著替代膠片、保證影像質量、最終實現醫生“軟讀片”對患者的觀察和診斷的任務,因此,較普通顯示器的技術要求和參數也不同,臨床上判斷顯示器的好與壞也要依據醫用LCD液晶顯示器主要參數來判斷。
1.支持DICOM的標準
一個專業的醫用顯示器必須具備調整DICOM標準曲線的能力,使其和DICOM標準相吻合,從而保證影像的顯示質量。
2.支持灰階顯示
灰階度是黑白醫用影像非常重要的特性,它反映了黑白圖像之間的層次。普通顯示器:8bit-256灰階,用于顯示彩色圖像,無灰階要求,使用普通顯卡。醫用顯示器:10bit-1024灰階,用于顯示X光灰階圖像,與診斷相關,要求10-bit-11bit(1024-2048灰階)。也就是說,從黑色到白色的漸變過程,醫療液晶可以顯示1024-2048的灰階方塊,顯示的灰階數越多,灰階的過度越平滑。
3.支持SBC功能(穩定的亮度控制)
顯示器的亮度是會隨著時間而衰減的,普通顯示器由于沒有穩定的亮度控制和校準,不但衰減較快,平時使用時,也由于受環境的影響,其亮度不能長時間的維持一個對人體肉眼合適的水平上。而專業的醫用灰階顯示器考慮到這一個問題,采取了穩定的亮度控制技術,對顯示亮度所反饋的信息隨時進行校準,使其始終保持在標準亮度之上,符合臨床的閱片標準。
4.分辨率
單位面積內實際顯示像素的數量,如800×600、1200×1600等。普通顯示器一般分辨率為1280×1024、1440×900、1680×1050、1920×1200、最高的也就是30寸寬屏的2560×1600,基本是橫屏顯示,豎屏顯示應用很少見;醫用顯示器,根據影像的需要,可以橫豎屏切換。18.1/19.1寸液晶:1024×1280(豎屏)/1280×1024(橫屏),稱為一百萬像素(1MP)多適應于CR、MRI、數字胃腸機;……醫用顯示器的分辨率與價格成正比,與放射設備的分辨率相關,相應的設備應當配套相應分辨率的設備。
5.灰階響應時間
我們看到液晶屏幕上的每一個點,即一個像素,它都是優紅、綠、藍(RGB)三個子像素組成的,要實現畫面色彩的變化,就必須對RGB三個子像素分別做出不同的明暗度的控制,以調配出不同的色彩。這中間明暗度的層次越多,所能夠呈現的畫面效果也就越細膩。以8bit的面板為例,它能表現出256個亮度層次(2的8次方),我們就稱之為256灰階。由于液晶分子的轉動,LCD屏幕上每個點由前一種色彩過濾到后一種色彩的變化,這會有一個時間的過程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響應時間。因為每一個像素點不同灰階之間的轉換過程是長短不一、錯綜復雜的,很難用一個客觀的尺度來進行表示。因此,傳統的關于液晶面板的響應時間。由于液晶分子由黑到白與由白到黑的轉換速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,為了能夠盡量有意義的標示出液晶面板的反應速度,傳統的響應時間的定義,基本以黑一白一黑全程響應時間作為標準。
6.刷新率
是顯示器每秒刷新屏幕的次數,單位為Hz。場頻越低,圖像的閃爍、抖動越厲害,但LCD顯示器畫面掃描頻率的意義有別于CRT,指顯示器單位時間內接收信號并對畫面進行更新的次數。由于LCD顯示器像素的亮滅狀態只有在畫面內容改變時才有變化,因此即使掃描頻率很低,也能保證穩定的顯示,一般有60Hz就足夠了,但在部分行業應用如醫療、監控中,要求液晶的刷新率能夠達到70Hz甚至80Hz,主要是要求能夠以較快的頻率讀取數據進行記錄。
7.認證
普通顯示器:有環保、電磁學相關認證;醫用顯示器:不僅有環保、電磁學相關認證,還要有醫療行業認證,只有這樣才可以進入醫療領域。
8.安全
普通顯示器:無液晶屏的保護板,電源為內置方式無特殊要求;醫用顯示器:由于教學的要求和醫生的習慣,專配有液晶屏的保護板。針對醫用環境配有醫療專用電源。
9.顯卡
灰階顯示要求顯卡支持,醫療專用顯示器應當配有專用顯卡。普通顯示器:有閃存、速度、3D指標。醫用顯示器:顯示模式、一卡雙顯、主副顯示互換、彩色/黑白轉換、10bit灰階輸出、橫豎屏轉換
上述就是臨床上主要判斷醫用顯示器性能好壞的方法。